• 大里杙福興宮
  • 宮廟介紹

歷史沿革

褔興宮位於大里老街街頭。大里舊名「大里杙」,「大里」來自原住民的譯音;「杙」是指繫舟的木樁。大里杙因有航運之利,碼頭成為商品流通出入口,於是福興宮與碼頭間形成商家雲集的熱鬧街市。從「慶源堂內繁華日,大里杙頭不見天,天地會中豪傑聚,福興廟慶慶豐年」這首歌詠大里杙老街的詩,不難看出老街昔日繁華盛況。日治時期大里溪淤積,大里杙老街才揮別繁華,走入平淡。

福興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主祀天上聖母,相傳是先民渡海來大里杙開墾時,自中國福建渭洲請來的神尊。最先在大里派出所現址創建廟宇供奉,因神威顯赫,成為大里地區信仰中心。1786年(清乾隆51年)大里杙人林爽文發動事變之後,清政府發現大里杙境內,東有「振坤宮」北有「新興宮」,西有「福興宮」,三角鼎立,形成蓮花寶座風水,滿清政府擔心再發生類似林爽文反清事件,於是先在東勢大橋前造土牛9隻,破壞蓮花寶座風水,再以興建百總衙(屯兵處)及抄封館(征稅處)為由,於1811年(清嘉慶16年)強行將福興宮遷建今廟址。

福興宮於大正14年(1925)及1955年兩次整修,今廟於1990年重建,1992年農曆12月初8日入火安座,為四層宮廟建築,宮基鞏固,廟貌巍峨,本宮並擇定於每年農曆12/8為本宮入火、謝土紀念日,舉辦慶典活動。福興宮至今仍保存清嘉慶16年(1811)的香爐、清咸豐年間的神農大帝座椅,以及「德可配天」、「海島蒙庥」古匾。歲時的祭祝活動,以農曆3月23日天上聖母誕辰為主要廟慶日。

福興宮於1985年成立管理委員會,並於2003年9月10日改制為財團法人。

媽祖相關靈驗事蹟:

  1. 在西元1999年(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發生在台灣中部山區集集大地震,在發生大地震之前本宮媽祖指示要在廟龍邊開挖水井以不備之需狀況下,挖好沒有多久就發生驚天動地集集大地震,讓當時斷水斷電情況下,使附近居民沒有缺水之苦。
  2. 丙申年湄洲祖廟謁祖,國曆106年5月26日任務完成,抵達大里境內繞境時,天空中露出一個窟窿,並透出一片的陽光穿過雲層隙縫,直射在媽祖神轎上方。
  3. 本宮志工隊在國曆106年11月6日家庭旅遊,前往台灣台南經過國道3號蘭潭隧道時,發生嚴重車禍,在媽祖庇佑下,一行40人只有手腳輕微擦、挫傷,並無造成嚴重傷亡,真是不幸中大幸。

文物、重要古物

  1. 媽祖軟身神像
    湄洲二媽屬民間「軟身」做法,手臂與足部可以拆裝。形制古雅,四肢與關節處可機動靈活轉動,全身髹漆並髹厚層灰漆,圈椅底板有墨書「正湄洲二媽」,神像與圈椅均以傳統工法製作而成,歷時近三百年仍保存完整,極具藝術價值。
    業經臺中市政府103年2月17日府授文資二字第1030026653號公告登錄為本市「一般古物」。次年經文化部104年12月21日文授資局物字第10430113731號函公告指定「重要古物」。
  2. 雕木神農大帝像(附咸豐元年製木椅)
    木雕安金硬身神像,神像身著蟒袍,陽線服飾、灰漆堆成,製作精細,衣袍以粉線(福州派技法)構成,製木椅陰刻楷款「咸豐元年桐月置」,紀年清晰。
    業經臺中市政府103年2月17日府授文資二字第1030026657號,登錄為本市「一般古物」。
  3. 三媽軟身神像
    三媽軟身木雕神像,材質為樟木,圈椅底板有墨書「三媽」字樣,神像手部有肩膀、手肘、手腕三處活動關節,頭頂梳螺髻,髮髻刻劃出髮絲,神像應為日本日治時代以前所製作。
    業經臺中市政府105年9月5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501860571號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4. 四媽軟身神像
    木雕軟身坐姿神像,固定於樟木製圈椅,神像外披神衣,面容已燻黑,五官深邃,頭頂梳朝天如意雲頭髻,雙腳穿長筒金蓮靴,可穿脫,足踝處可拆脫,以木榫相接。
    業經臺中市政府105年9月5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501860572號公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5. 五媽軟身神像
    木雕軟身坐姿神像,額頭處因戴頭冠,木料因摩擦而脫漆,雙耳長、厚、外撇,有耳洞,手部有活動關節,手臂中空,以木條貫穿再接榫手腕,與二媽神像製作工藝及風格相似,應是同時期製作。
    業經臺中市政府105年9月5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501860573號公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6. 船頭媽神像
    木雕硬身連座神像,原木色,神像呈如意式坐姿,臉部木料已斑駁脫層,自冠冕至右眼有一道裂縫,外層裱紙早已脫落顯示年代久遠,底部髓心是清代神像常見的取料作法。
    業經臺中市政府105年9月5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501860574號公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7. 天后聖母石香爐
    石製四方香爐,連身展耳,無足,爐身一面陰刻有字,上方為「天后聖母」泥金字,中間有「曾氏喜捨補造香爐」、「嘉慶丁邜爪月吉置」描紅字,這個香爐年款為嘉慶丁邜(嘉慶12年1807),香爐上描紅字有誤,「爪月」應為「瓜月」,「置」字與原陰刻字似有出入,乾隆以前之石香爐,大多刻以「天后聖母」或「天后宮」,嘉慶以後之石香爐,則多刻銘「天上聖母」,本宮此香爐其刻字與年款各處不同朝代,較為少見。
    業經臺中市政府105年9月5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501860575號公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8. 天上聖母媽會展耳錫香爐
    錫製方口香爐,鼓腹、高展耳、四足,下有方形壺門底座,底座與爐身可分拆,底座變形,爐身傾斜,雙展耳、四足與爐身以焊接而成。
    此爐為媽會用爐,由爐主供奉。由此爐可證,福興宮在清光緒14年戊子年(1888)已有媽會組織。
    經臺中市政府108年6月12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0801273122號公告指定為本市「一般古物」。

其他古物

  1. 三界公四繫錫爐
    錫製四繫香爐,日治時代製作,爐口直徑18.5,爐腹直徑21,高14.2公分,鼓腹,圈足,四繫分別掛一鐵環。爐腹有鏨刻楷書「三官大帝」字樣,字體原有紅漆,但已脫落。爐身及鐵環已鏽,圈足變形、爐腹有凹痕。
  2. 開山習禪公蓮座牌位
    木製長方形立牌,有底座,牌位插榫於底座。牌位後方有一方形封板,可取下。牌位外框飾以陽刻己字紋,中間減地陽刻楷書「開山 第一代圓寂上習下禪公一位蓮座 孝徒如海徒孫瑞珠仝奉祀」,正面為陽刻牡丹紋,字跡清晰可辨。習禪為福興宮開山第一代住持,蓮座清礎寫出習禪公生於清乾隆乙酉年(乾隆30年,1765),卒於道光乙未年底(道光15年,1835.12~1836.01)。
  3. 光緒19年款城隍爺醬釉三足陶爐
    三足鼎式陶製香爐,醬釉,黃褐色,爐口環繞己字紋,雙耳為獅首浮雕,鼓腹,三錐足。爐腹有陰刻字,中央為「城隍爺」,上款為「光緒十九年葭月立」(1893.11),下款為「刑仗賴成叩」,「刑仗」為中國古代行刑用的棍棒,城隍廟中的衙役手持刑杖,有威嚇與刑罰之用,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4. 丁卯年三足鼎陶香爐
    三足鼎式小陶製香爐,醬釉,黃褐色,釉料略脫,爐口環繞己字紋,雙耳為獅首浮雕,爐身有裂痕,已修補黏合。獅首耳與獸足風格寫實,為出身南投的雕塑家謝以裕(謝棟樑之弟)製作。
    爐身有貼塑浮雕字,中央為「大里天上聖母」,上款為「丁卯年菊月」,下款為「管理委員會敬製」,下有三獸足。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5. 「海島蒙庥」匾
    橫長方形素面邊框黑底陽刻金字匾額,以三至四片木板拼接。中行為陽刻粗體行書字「海島蒙庥」,筆畫有毛筆書寫拖痕。上款「大正乙丑年桂月重修」,下款「發起裔孫秋金 無愛同贈 王學潛書」,全部字體以小釘釘上匾額,匾額保存完整,製作年代為日治大正14年(1925),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後裔林辰彥、林鐘棋等)。
  6. 「德可配天」匾
    橫長方形有邊框黑底陽刻字匾額,以四片木板拼接。中行為陽刻粗體行書字「德可配天」。上下款文字皆為陽刻行書字,全部字體以小釘釘上匾額,匾面布滿小突起,似經過金蔥處理。匾額尚稱完整,匾面燻黑,上款「乙丑季春穀旦」,下款「本廟內陳枝敬謝」製作年代為日治大正14年(1925),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