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務的經營與發展,除了要有良善的組織管理、積極的公關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透過宮務不斷的精進改造,一方面提供原來的信眾安身修行,另一方面讓更多原本不熟悉媽祖的年輕一代認識媽祖、親近媽祖甚至崇信媽祖。大甲鎮瀾宮可以說是最成功經營的代表者。近十年來透過不斷的創新、與友宮一同攜手將媽祖推上國際舞台,和全世界進行密集的文化交流,於是將各項活動親民化、年輕化、普及化。如原先就屬世界級且極負盛名的「大甲媽遶境」活動、到開始推廣加上媽祖新形象的各種生活用品,甚至看中台灣的單車樂活風氣,自民國九十七年起創新舉辦的的「大甲媽萬人崇Bike」,並一舉將該活動躍上金氏世界紀錄。每一次的成功,都不得不讓人佩服鎮瀾宮全體上下的齊心齊力,並為「傳承」與「創新」寫下了最佳的注解。 一般民眾很難聯想到如此進步的鎮瀾宮,有著數百年的歷史。而它是大甲五十三庄民的精神皈依。以前被稱做「天后宮」,大甲鎮民習慣稱它為「媽祖宮」,廟中科儀則慎重的稱呼「天上聖母」。根據鎮瀾宮誌,鎮瀾宮最初源自於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零年)時,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林永興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到大甲,由於當時大甲移民多屬福建人士,故相當崇信媽祖,知道媽祖聖尊安座此地後紛紛前來參拜,由香火鼎盛,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地方士紳徵得林氏同意,於現址建小祠堂奉敬。而苗栗縣誌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林對丹等捐建,五十五年,吳偏等捐修,光緒十八年林鳳儀等又捐資重修」。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八九年)杜清等再次重修,而現在的規模則始自民國六十九年的拆除重建並維持風貌至今。 日據以前,淡水廳內祀奉媽祖的廟宇,都稱為「天后宮」。大甲「鎮瀾宮」也記錄為「天后宮」。日據以後,文獻資料皆記錄大甲媽祖廟為「鎮瀾宮」。至於何時改,為何而改地方耆老也都不知道原因,由「鎮瀾宮」字義,顯現出媽祖娘娘被信眾視為海上守護神,祈求能「鎮海安瀾」,保佑海上船隻平安,也顯現出大甲媽祖信仰和大安港的貿易有密切的關係,大安港於雍正九年闢為貿易港,歷乾隆至光緒年間而不衰,營運高峰,每天進出船隻高達六、七十艘,光緒二十年,每天仍有四十七艘帆船的出入的紀錄。後來大安港泥沙淤積,至日據末期,方喪失港口的功能。之後於民國七十七年在北邊金亭旁掘出「天后宮」界址碑,才又喚起鎮民對「天后宮」的認知。 另外,大甲至新竹一帶的平埔族「道卡斯」,據祖先的傳述,他們是由大甲的港口登陸,大甲是他們移民入台的原鄉,至清朝時期,他們祖先也篤信「媽祖」。所以大甲這塊土地的發展和港口、海運有深厚的關係,而鎮瀾宮的媽祖正是先人拓展時的信仰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