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時,因本庄人口遽增,地方繁榮。乃由鎮長李德財招集庄內清江、大屯等八里里長,暨鎮民代表、庄耆等四十人,在鎮公所組織興建委員會,並推派陳天章為興建工務組長,籌建一座媽祖廟,做為庄民的信仰中心。正好日據時代大籬笆庄耆陳傳於大正14年(1925),雕塑有天上聖母神像乙尊,借辜氏田寮奉祀。
1932年,自號“味道人”之陳振榮,題贈匾額曰:“慈后宮”自此每到朔望善男信女參詣進香者,不絕於途。臺灣光復後,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本地原是藺草田一片,佃主辜彬甫深感其神威之英靈,願將其北投鎮清江里田寮中廳一間第179號,暨土地258坪餘,虔誠捐獻為天后聖母建廟基地。
1951年該地交由清江里里長陳珠忠代為管理(註1)。
1966年,乃由地方熱心人士陳天章(註2)、陳樹木等人捐款,將前殿改建落成。主祀天上聖母,副祀五穀先帝、土地公.土地婆,配祀落鼻清水祖神,寄祀有已解散清風社奉祀的西秦王爺。
1969年2月,整修竣工;並成立財團“北投慈后宮”,第一任董事長黃金興。
1971年,擴建後殿為二層樓,主祀玉皇大帝及三界公(天官、地官及水官)爐。右廡奉祀註生娘娘,左廡奉祀道祖太上老君、豁落靈官等神。
1975年10月26日 落成,舉行建醮大典。
1966年,慈后宮前殿落成以後,北投庄的年例祭典等宗教活動,改以慈后宮作為“庄頭公廟”。
(1943年,日本當局改北投莊為北投街,因此使人對北投的街、庄混淆不清。臺灣光復後,恢復庄的舊稱。)北投庄,是指日據時代北投街第7保至11保;即目前開明、中庸、溫泉、中心、林泉、長安、大同、八仙、奇岩、清江、中央等11里。這些里的團體,就是構成北投庄的單元。包括俗稱的舊北投和新北投在內。因此北投庄年例迎媽祖,及其他年中重要慶典,是以慈后宮為信仰中心,並以上述11里之居民為祭祀圈。